IT菜鸟魔都育成计划(十):实习感触与生活变化

郎咸平在吉林大学演讲时强调大学生的每一天生活都要注意积累。我很庆幸自己在两年前开始选择做有价值的事,一年前开始系统地进行阅读和知识整理(这要感谢 Google、豆瓣、黑莓和一众同步工具),姑且算是一种有意识的积累过程。

目前虽然头脑里乱七八糟装的不少东西依然不成体系需要梳理,但已隐约觉得实习工作正在慢慢将我从“不知道自己知道”带上“知道自己知道”的台阶。

(注:这一说法来自大一入学时学长描述的大学生活四阶段: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知道自己知道”。)

最近项目进入攻坚阶段,加班是家常便饭,晚间和周末愈发珍贵,可用于阅读和思考的时间相应减少。枕边堆着不少书却仍排在待读的队列中,包括亚马逊买来的《独唱团》至今都没有拆封。

博客更新频率降低,写博时间压缩,文字倾向于短句,也懒得写完反复审查和修改了。

有限的时间和经历也让我开始重新审视 GTD 随需而变而非一成不变的重要性,目前的打算是学习掌握高效的工作方式和读书方式,平衡二者之间的节奏。(想到威尔史密斯《当幸福来敲门》6个月实习期那段)

Continue reading “IT菜鸟魔都育成计划(十):实习感触与生活变化”

IT菜鸟魔都育成计划(九):七月生活流水账

1、今天是本月最后一个工作日,这意味着——发饷了~算是人生中第一次像模像样地领工资。尽管结算日期是在15日,距离实习入职没多久,因此数额并不很高,但已然非常满足。至于工资数额嘛…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打死我也不说。对工资数额保密,这是公司三大铁律之一,我认为遵守这个铁律的重要性就像机器人需要遵循机器人三大定律一样。

2、Bambook 临近内测,云中书城上线在即,最近几周加班和晚退是家常便饭。这对于在学校习惯了给自己找事情忙的我而言,基本没有什么影响(何况一个人单枪匹马在魔都生活,没有过多羁绊与迁就)。

3、打算九月份用自己的工资请父母来上海看SB会,一来到时候全数工资,手头宽裕,二来避过暑期人流高峰和酷暑天气,三来应该可以动用加班赚来的调休。

4、本月一大成就是在“魔教”鬼谷子教主的调教下,生平第一次学会了拼魔方(之前自己玩都半途而废)。最好记录是两分三十八秒。这距离同事的最速记录还有一分多钟的差距啊。

Continue reading “IT菜鸟魔都育成计划(九):七月生活流水账”

IT菜鸟魔都育成计划(八):Bambook @ ChinaJoy 2010

令宅男们期盼多日的 China Joy 2010 拉开帷幕。三年之前,高考结束,我以一个普通玩家的身份,跟随一群日后再难相聚的狐朋狗友,首次亲临了当时的第五届CJ。

那一年,CJ还没有如今那么光鲜耀眼,现场也不及现在的酒池肉林。参展商除了卯足劲在展台布置和游戏周边上下功夫,更在赠品上一决高下。于是各个厂商的礼品袋就如同俄罗斯套娃,一个套一个。而当时最大的套娃就来自盛大。

三年后,我坐在了盛大的办公室,与同事们一起边加班加点地赶进度,边在群里畅想或者说YY着来自CJ现场的战报,并期待着周末前去掺和。

一大早叶总在微博上推荐了 @bambook (盛大电子书,中文名锦书)的官方微博。开着微博客户端时刻接收着更新的我顺理成章地成了第二个follower。结果这个号一天之内赢得了600多的关注。很大程度上也与CJ现场的 Bambook 发布会有关。

Continue reading “IT菜鸟魔都育成计划(八):Bambook @ ChinaJoy 2010”

我的互联网生涯(上)

# 今天在创新院偶然结识了正在摆弄 iPad 开发的 @tinyfool 大牛。看到他在 Blog 上记述从最初接触电脑一路走向牛人的成长史,也触发了我回顾与总结自己一步步走上 IT 不归路历程的想法。与他不同,我只是个半只脚刚踏入挨踢之门的菜鸟,所以这个所谓的回顾,算是对自己近十年来折腾的一个交代。

我父亲是个业余电子发烧友,善于折腾各类电子设备,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个老Geek。

他的个人独立空间里摆满了各种我叫不上来名字的仪器,至今我还能回忆起名字的有一款叫示波器,屏幕效果类似电视里演的战斗机侦察雷达。他经常一个人关在独立空间里捣鼓,搞出一些电子怪音,现在想来,那声音很像星球大战里的R2D2。

正是在这样的父亲的影响和惠泽下,小学低年级阶段,我便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台主机——任天堂红白机(这个名字若干年后成为了怀旧经典和收藏热门)。

最早接触的游戏是俄罗斯方块和坦克大战,后来逐渐高端,也往里扔了不少钱买游戏卡。当时一盒“低卡”三四十元,“高卡”则要上百元,折算下来,当年那一手魂斗罗马里奥一命通关的技术,也是烧钱烧出来的。

某次期末考试,父母承诺我,如果考到第一,可以奖励一盒百元价位的游戏卡。于是我顺利达成条件。在逛卡店时,我的注意力被旁边的学习机吸引。最后的结果是,父母把这台220元的学习机抬回了家,而我,得意地笑。

学习机美其名曰学习机,最终还是沦落为了高档游戏机。大部分时间依旧跑着马力欧魂斗罗,偶尔练一下五笔字型、照着说明书机械地录入一些 Basic 指令看效果。

这项投资最终的收益是,我熟悉了标准键盘的布局。除此之外,别无它用。

Continue reading “我的互联网生涯(上)”

IT菜鸟魔都育成计划(七):闲话开放平台

蛮荒时代,茹毛饮血。松散的部落渐成群居的公社,雄性狩猎,雌性采摘。战利品部分上交族群,余下留作自用。族群则为族员提供遮蔽、完成分配。可尽所能,各取所需。这是最早的开放平台形态。

十九世纪末,美国底特律。年轻人亨利福特从钟表维修中受到启发,将标准化作业流程和配件引入汽车生产制造。从此手工作坊型的落后业态被传送带的铰链彻底打破,728个人工小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到每分钟一辆。汽车制造业自此迈向开放配件、统一组装之路。

1979年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从此,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特区成为贯接海内外、联系东西方的桥梁,也成为开放带来发展新局面的可喜典范。

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WTO第143个成员国。以相对优势换取发展资源,以开放环境赢得海外资本。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奥卡姆剃刀残酷地剔除在竞争中不支的个体,将有限的资源配置予最善于利用平台的内部单元。

2005年,国内最早的轻公司样板 PPG 成立,一时凭借其外包全套生产业务、保留核心呼叫中心及渠道终端供应链的商业模式,获取天价风投。开放产品线业务,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并着力自身核心竞争力,这样的模式很快获得广泛关注和复制。

Continue reading “IT菜鸟魔都育成计划(七):闲话开放平台”

IT菜鸟魔都育成计划(六):Apple Store Pudong

今天是 Apple Store 上海浦东店开张大吉的日子。感谢领导准假(项目 timing 紧,其他同事都在加班赶工),偷得浮生一日闲,得以亲往朝拜。

整个上午都在通过 Follow5 同步直播现场见闻,但似乎在场外时发推较多。实际入场后光顾着体验产品了,加上地下室且覆盖的是联通的信号,真正有价值的一手消息不多,有关的新闻在门户网站都能找到。只说说花絮和周边。其他可以去微博Twitter 回看。

1、入场的体验营销做得不错,人为制造兴奋,用归属感俘获用户的心。颇似传销组织鼓动成员的场面,但苹果玩起得活力自然。(这里有一段网友录下的视频

2、场外排队时服务很贴心,提供遮阳伞、矿泉水(据说是可口可乐公司赞助的,它还为店铺开张送上了花篮)、中英文介绍手册。

3、店内几乎涵盖了苹果在国内发售的全系列产品线,从15000+的27寸台式机,到128元的屏幕保护贴(— —b)。只可惜没有 iPhone 4 和 iPad。

Continue reading “IT菜鸟魔都育成计划(六):Apple Store Pud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