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下一代卡牌系统设计畅想

以下内容纯属受昨晚寝室卧谈之启发,就三国杀下一代系统设计展开无责任畅想,其中杂糅游戏王、万智牌等现行集换式卡牌元素与个人恶趣味。始发于微博,整理至博客,抛砖引玉,博君一乐。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大可不必遵循他人既定的规则,而是大方创造自己的玩法。

新卡牌系统畅想①:【场地卡】对全场范围内指定国家/性别/血格/名称的武将产生作用;全场只能保留一张场地卡,新打出的场地卡替换旧卡;产生积极效果或消极效果。#举例# 【赤壁】效果:全场范围内魏将视作受到铁锁连环,且每回合受到一点火焰伤害。#再举例# 蜀道、岐山、茅庐、长坂坡……

新卡牌系统畅想②:【衍生物(Token)】在场地上制造视作武将的代币(距离+1);衍生物有自己的血格;衍生物可有特定效果。#举例#诸葛亮死后,在场上留下一个【锦囊衍生物/蜀/1血】;任何人战破锦囊衍生物视作获得一张无懈可击;只在场上存在魏延时,魏延代替锦囊衍生物被直接击破。

Continue reading “三国杀下一代卡牌系统设计畅想”

伟大的Web应用所需的7条核心原则

  • 只提供用户所需
  • 让初学者尽快转变为中级用户
  • 尽可能地预防错误,如出错也应友善处理
  • 精简和优化交互与任务流程,让最复杂的软件清晰易懂
  • 为支持特定行为而设计
  • 持续地改进和优化我们的流程与程序
  • 忽略用户的某些需求,坚信自己的理想和洞察力

——《Designing the Obvious》

低头编程,别忘了抬头赏月

大致上,一款互联网产品的好坏,可以从其URL结构上窥见一斑。当一款新产品呈现在用户面前时,挑剔的业内人士会从各自视点予以剖析,设计师看界面,程序员看技术,工程师看架构。而好的产品,通常在URL上即给人以精心策划过的感觉。设计师看得出美感,程序员看得出逻辑,工程师看得出层次。皆大欢喜。

豆瓣读书上通常的条目URL形式是: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741216/ ,子域名,主域名,条目,ID,分门别类一目了然(网上专门研究豆瓣URL的帖子 12)。街旁把主要页面都划归到 user 和 venue 二级分类下,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ReadItLater 的域名极尽简短之能事,login页面就一个l,恨不得省到姥姥家去。WordPress 也提供了自定义固定链接功能,按日期、按编号、按标题、按混合方式组织页面结构,供用户发挥个性、厘清组织,或是专门喂搜索引擎蜘蛛。

相比之下,虽然百度贴吧是百度一款较为成功的产品,但域名形式实在不敢恭维,明明是伪静态页面,却偏要弄成 http://tieba.baidu.com/f?kw=wow&fr=tb0_search&ie=utf-8 这样高低起伏、中英混杂还带着参数符的形式。人人网的一段视频分享的地址是这样的:http://share.renren.com/share/GetShare.do?id=2608517510&owner=243810774&ref=minifeed&sfet=110&fin=2 。经过测试,其中很多参数并不必要,仅保留id而删除后面的owner、ref、sfet、fin几个参数,并不影响用户观看视频,对页面呈现似乎也没有什么改变。

我在大一曾经参加过一个WAP手机论坛项目的创业社团,担任程序开发。当时在设计之初并未进行深度规划,只是走一步看一步,今天写个 reg.asp,明天增加了 display.asp,后天需要 user_info.asp,大后天发现 display.asp 放到 bbs/ 子目录下比较好,reg.asp 改为 user_reg.asp 更清晰,最后改得灰头土脸,繁琐异常。

Continue reading “低头编程,别忘了抬头赏月”

读《平面设计:我的第2语言》

最近生活节奏紧张,忙碌的主要内容集中在设计上,包括课程作业设计,比赛设计,商业设计,以及负责的一个学校范围内的海报设计比赛。尽管我铁了心这辈子不靠做设计吃饭(我也没那本事),但依然感谢在设计学院呆的这几年赋予我对设计的基本理解和审美。

为了参考和借鉴,课上课下看了不少设计类书籍(豆瓣收藏)。其中包括昨晚看的一本美国的鲍勃·吉尔所著的《平面设计:我的第2语言》(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之所以点名表扬这本书,是因为像这样不装逼、无废话、语言直白、案例丰富的大师手记,在这年头已经不太好找了(更多的是理论堆砌、论文翻录、作品陈列和脸上贴金)。相比之下,这本书短短一百来页,排版轻快小巧,以案例图片为主,其间穿插着作者创作之初的原始问题、思路转化和最终解决方案,以及简短的归纳评论。读起来行云流水,理解转化率也高。

该书前半部分定义了基本的设计概念、创意方法和构图技巧,配合图例,适合设计初学者参考。后半部分则集中于以作者亲身参与的设计项目,阐述创意概念的实现方法,即从问题到思路再到解决方案的转化过程,很具启发性。

很多创意的最终画面结果看上去简单直白,直击主题,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复杂的内涵,实则经过了遴选与比对。最好的设计就是没有设计,这里的没有设计指的是设计的自然到位,不着痕迹。之前我曾感慨我们所处的是一个潜移默化被策划的世界,而就在这看似平凡的日常点滴中,我们也同样身处被设计的世界。我们都被设计了。

书中几个有趣的解决方案:把书放在老式笨重磅秤上称重,表现书中的大量专业信息;用两个电线纠结到一起的麦克风,表现自由党和保守党进行广播辩论;像看图说话那样在扫帚图案的各个部位标注字母A、B、C,表现“如何经营一个办公室清洁公司”的演讲主题;在联合国的字母缩写U.N的前后加入手写的l和ch(组成了lunch),表现联合国系列非正式午宴;用拉赫曼尼诺夫(Rachmaninoff)风格和哥施温(Gershwin)风格的钢琴对比,表现一场钢琴演奏会的两个极端;把扑克牌里K的国王全身上下的红色替换成扎眼的紫色,表现一家彩色制版厂拥有的颜色校正服务……

Continue reading “读《平面设计:我的第2语言》”

淘江湖官方博客改版

淘江湖官方博客改版

2010/2/4 Update:此款主题修改自O-box,原作者Utom

阿里巴巴一直是我很敬重崇拜的互联网公司之一,淘宝旗下SNS产品淘江湖也让我结实了一众好友&牛人。因此能够参与淘江湖官方博客改版,荣幸备至。

本次改版参考了阿里系其他团队博客(特别是牛叉的淘宝UED),以简洁大气为主要改版目标,一改原本灰暗的色调为阿里系的橙色,并通过精致且富于视觉冲击的图片烘托热闹亲和的氛围。

淘江湖官方博客:

http://alipo.net/ (稍后会启用 blog.taojianghu.com 形式的域名)

Continue reading “淘江湖官方博客改版”

我的经验分享:幻灯片演示中提高用户体验的10个技巧

如果说在设计学院学广告这么久以来,我学会并且玩得最溜的软件是哪款,不是PS,不是AI,却是PowerPoint。这个学期的原创品牌策划课断断续续进行了三个多月,围绕这个项目,我们团队的PPT陆续制作了8部,其中有一半是我完成的。

在制作中深切体会到,PPT的制作过程中如果有意识地融入一些用户体验设计的技巧,完全可以简单有效地提升整体质量。观看你PPT演示的观众,就是你的用户。要用PPT打动他,说服他,震撼他,从而达到使用幻灯片进行演示的目的。

这里以前天完成的“CHAN界概念体验馆”原创品牌策划项目的最终提案PPT为例,谈谈我个人对幻灯演示制作的态度和心得:

1.整体设计风格的统一

跟网页制作一样,PPT的风格也要遵循统一,包括配色、字体、排版风格、语言风格、图片风格等。这在我看来应当是检验一个PPT是否合格的底线。就算上网down了现成模板,至少也应该配合主题将其进行合理改动,而不能简单地本着拿来主义的精神直接使用。

例如这次的PPT,我采取了简洁稳重而不失高雅的配色方案:大面积的白和少量的深灰。于是我的所有页面制作都统一服从这个风格:

ppt1

2.设计风格与内容的统一

形式应当服从于内容。关于品牌策划的内容演示,就不该用销售报表的演示模板。新颖活力的原创项目,就不该用深沉死板的配色方案。中国风的文字叙述,就要摈弃Office自带的剪贴画。

由于我们这次的提案项目完全出自团队异想天开的原创构思,结合现代科技的活力与传统文化的禅意,因此整体风格简洁大方,但在细节上却做足现代感的文章。例如上面那张封面图,就是一朵充满机械质感的莲花,它很好地体现了科技与人文的统一,开篇即让观众眼前一亮。

另外进度条的设计(圆角、Web2.0流行配色)、字体(微软雅黑),也符合目前网络流行的审美标准。

Continue reading “我的经验分享:幻灯片演示中提高用户体验的10个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