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应邀参加淘宝开放平台(TOP)博文大赛,在同步控发了篇《淘宝开放平台:巨系统的最终战场》,虽没能斩获大奖PSP一部(基本属于痴人说梦),不过也不是全然没有收获滴——昨天下午收到增哥(周锦增)寄来的人气奖和纪念奖奖品,为4G优盘一个+阿里软件玩偶。
Tag: 阿里巴巴
淘宝开放平台:巨系统的最终战场
# 这篇文章是应淘宝McGeek这丫的邀请,参与淘宝开放平台博客大赛的一篇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本文同时发表于 XDash Weblog 与 同步控 。
最近从一位互联网产品经理的博客中学到一个词——“巨系统”。最初意指钱学森同志把系统分为的两大类别(简单系统和巨系统)之一,在巨系统中又分为简单巨系统和复杂巨系统。
人体是一个巨系统。从最初大气中的有机元素,如氢、碳、氮、氧、硫、磷等,经过自然界各种能源(闪电、紫外线、宇宙线、火山喷发等等)的作用,合成有机分子,继而形成生物单体、生物聚合体,直至进化出具有独立意识的人类。人体约有60万亿个细胞,在它们的协同作业、新陈代谢中,生命的车轮滚滚向前。
与之相关的,人类社会是一个巨系统,生态环境是一个巨系统,浩瀚宇宙是一个巨系统——很难想象若干年后随着科学的发展,会否得出结论,看似微不足道的中子原子夸克,实质也是深不可测的巨系统?
巨系统的概念拓展到网络,自然会与联想到产品谱系长、用户基数大、互动频繁,以及天文数字级的数据处理。很显然,在国内,阿里巴巴公司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巨系统。
听行业专家谈UED业界内幕
下午在学院报告厅听取了由淘宝UED团队的用户体验专家青云和来自UPA中国、担任唐硕用户体验咨询公司商务总监的黄胜山共同主讲的《行业专家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用户体验行业》主题讲座。
我自己对UPA知之甚少(UEDChina组织倒是比较熟悉),这次主要是冲着淘宝UED的名头去的。国内用户体验界,淘宝的团队建设做得非常成功,其团队博客和每周三的碳酸饮料会已然形成了品牌效应,我也经常前去围观,收获良多。
记录一下今天大致 take down 到的要点:
- 用户体验行业,做的是设计,不是艺术。设计的目的是使用,而非单纯展示设计师的个人志趣和思想。
- 60%的时间用来思考和沟通,40%才是设计。
- 主要工作内容:客户洽谈、现场研究、头脑风暴、撰写文档、制作原型、产品测试
- 通常开发流程:需求分析->原型设计->交互DEMO->用户测试->UC评审->视觉界面->切割编码->发布、跟踪->需求分析(循环)
- 设计必须是满足用户需求的、可行的,其次才是可产生商业价值的。
- 习惯必须遵守,必要时可以延伸。
-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气质(“同情同感”、学习新鲜事物的能力)、培训(懂得更专更多)、经验(实战)
- 目前大学毕业生从事互联网届的收入可谓最高,在UED界,本科生的工资约在4K-6K,研究生在7K-8K,博士生在8K-10K+。
- 淘宝网新动作:最近(9月)出了本纸质杂志(目前我还没在学校书摊发现其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