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热播之际,曾有网友吐槽:如果将剧中男主角都教授的扮演者替换成葛优,让女主角千颂伊让位给凤姐,这部剧还会有这么多人看吗?在这个“看脸的时代”,“颜值”高低对于人们结识和接受他人的影响力究竟占据多大比重?“以貌取人”究竟靠谱不靠谱?
研究结果恐怕会让人唏嘘。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艾米丽·库格斯迪(Emily Cogsdill)领导的一项研究表明,儿童从3岁起就已经能通过一个人的相貌来判断对方的性格特征,例如个人能力和诚信度,并且不同儿童的判断结果惊人地一致。康纳尔大学的科研人员通过展示32名20多岁的白人照片做试验发现,人们只要看静态照片,就能较为准确地辨别出谁是罪犯,尽管备选照片里的人物全都面容平和。甚至有进化心理学家表示,在不同的社会中,一个地方的病菌和寄生虫越多,那里的人们就越以貌取人,因为在择偶时避开感染过疾病的人是很重要的。
美国的一款社交约会应用Tinder正是顺应了这样的用户心理。它主打“看脸配对”,一上来用户除了看到其他参与用户的照片之外,完全看不到其他的个人详细资料。你唯一要做的就是通过“看脸”来决定对方“是不是你的菜”。如果对方给你的第一印象良好,有与其结识的兴趣,可以将照片向右滑动,代表你“喜欢(like)”;如果对方给你印象平平甚至令人作呕,则可以向左滑动,让其“消失(nope)”。一旦双方互相标记为“喜欢”,就可以彼此发起会话,并查看对方进一步的信息,逐步建立其更深入的互动往来。用户越常用Tinder,获得潜在约会机会的可能性越大。
在美国传统约会网站Match和OkCupid大行其道的形势下,Tinder仍然成功崛起于移动端,在推出两个月内就推荐匹配了超过100万对用户,获得了3500万次喜欢与否的评价,维持着65%的日活跃度。截止2014年底,Tinder上5000万用户平均每天使用约90分钟,产生10亿次照片展示和1400万次配对,成为了名符其实的“外貌协会”首选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