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平面设计:我的第2语言》

最近生活节奏紧张,忙碌的主要内容集中在设计上,包括课程作业设计,比赛设计,商业设计,以及负责的一个学校范围内的海报设计比赛。尽管我铁了心这辈子不靠做设计吃饭(我也没那本事),但依然感谢在设计学院呆的这几年赋予我对设计的基本理解和审美。

为了参考和借鉴,课上课下看了不少设计类书籍(豆瓣收藏)。其中包括昨晚看的一本美国的鲍勃·吉尔所著的《平面设计:我的第2语言》(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之所以点名表扬这本书,是因为像这样不装逼、无废话、语言直白、案例丰富的大师手记,在这年头已经不太好找了(更多的是理论堆砌、论文翻录、作品陈列和脸上贴金)。相比之下,这本书短短一百来页,排版轻快小巧,以案例图片为主,其间穿插着作者创作之初的原始问题、思路转化和最终解决方案,以及简短的归纳评论。读起来行云流水,理解转化率也高。

该书前半部分定义了基本的设计概念、创意方法和构图技巧,配合图例,适合设计初学者参考。后半部分则集中于以作者亲身参与的设计项目,阐述创意概念的实现方法,即从问题到思路再到解决方案的转化过程,很具启发性。

很多创意的最终画面结果看上去简单直白,直击主题,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复杂的内涵,实则经过了遴选与比对。最好的设计就是没有设计,这里的没有设计指的是设计的自然到位,不着痕迹。之前我曾感慨我们所处的是一个潜移默化被策划的世界,而就在这看似平凡的日常点滴中,我们也同样身处被设计的世界。我们都被设计了。

书中几个有趣的解决方案:把书放在老式笨重磅秤上称重,表现书中的大量专业信息;用两个电线纠结到一起的麦克风,表现自由党和保守党进行广播辩论;像看图说话那样在扫帚图案的各个部位标注字母A、B、C,表现“如何经营一个办公室清洁公司”的演讲主题;在联合国的字母缩写U.N的前后加入手写的l和ch(组成了lunch),表现联合国系列非正式午宴;用拉赫曼尼诺夫(Rachmaninoff)风格和哥施温(Gershwin)风格的钢琴对比,表现一场钢琴演奏会的两个极端;把扑克牌里K的国王全身上下的红色替换成扎眼的紫色,表现一家彩色制版厂拥有的颜色校正服务……

Continue reading “读《平面设计:我的第2语言》”

《Inside Facebook》读书笔记

1.本书的核心观点——你应该立即着手创建自己的在线事业

2.(网络化时代)成功的门槛以及所需的代价越来越低,而可能的收益则越来越高。在我们生活的网络化的社会里,有特色的分众产品能够很容易的获得自己的独特人群,而通用的大众应用则能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传播。//市场营销学中的市场细分和广告学中大众产品的概念。

3.慧眼识英雄总是很难的,但识时务则要容易得多,而顺应潮流则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Continue reading “《Inside Facebook》读书笔记”